小野鮮,與沙灘上的螃蜞不同,產在河流入海口,肉不多吃其味。現生態環境下,已不如從前豐產,物以稀為貴。以前在村邊,拿網兜沿著河堤撈幾把,就能裝一小桶。
第一次吃蟛辣是以姑爺身份到汶村探親,大嫂弄了一碟,咸香入口酥脆,非常好吃,以後往年都成必備的姑爺菜了。
現入秋,颱風雨水多,鄉下開始吃蟛辣,這兩個月最為肥美,肉肥膏香。做蟛辣,家裡以簡單為上,清洗乾淨斬去蟹爪,加上油鹽紫蘇葉,放入大鍋加水翻炒,烚熟至滿屋咸香味時就可上碟吃。往往一出鍋就馬上圍著乾掉,吃完手嘴全是紅黃油膏。蟛辣個小,只吃母蟹,烚好,熟練的,筷子一夾,一口一隻,用牙齒輕巧的把殼肉分離,把蟹篩咬吐掉,先吃蟹肉再吃紅膏。而我更喜歡咬開成兩瓣後,吐出蟹篩,一瓣一口,肉殼黃一起咬著吃,更是咸香酥脆具全。鎮上酒樓有更好的做法,把殼幫你去掉,滿碟的紅黃膏蟛辣上桌,當然好吃,但少了點意思。